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30章 品牌战略,解救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人都忙于低价竞争的时候,方唯反而不断地调高南光三号的售价。

    “方式书说的很有道理,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操作?大量的投放广告还是采用别的方式?”

    理事们对市场营销这一块不是很熟悉,只好向方唯请教。

    “不需要大量的投放广告,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通过口碑效应来实现。接下来,我们要注册一个品牌,比如像瑶岭大米,这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。

    随后我要和县里谈,把瑶岭大米的原产地确定下来,范围涵盖全县。当然,其他地方种植的南光三号在品质上也一样,怎么营销就看他们自己了。”

    方唯开始考虑原产地保护的问题,只不过现在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,但这个事情早做比晚做要好。

    只要名气打出去了,人们接受了品牌,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这种大米才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有了终端品牌的助理,南光三号的销路肯定不成问题。何况方唯未来还会继续调整产品产量,总之就是决不允许滞销的情况出现。

    “这个.支书,好像有点复杂啊。”

    大家在思路上跟不上方唯的节奏,好在方惟有绝对的威望,可以强力执行下去。

    说干就干,合作社随即注册了瑶岭大米这个品牌,并联合其他公社成立了瑶岭大米原产地保护协会。

    只有协会成员才拥有使用这个品牌的权利,品牌使用费很低,方唯本来就不是想利用这个赚钱。

    现在除了缴纳公粮,农村粮食的销售也在逐渐放开,也就为品牌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土壤。刚开始可能消费者不太在乎这个东西,等口碑效应起来之后,品牌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。

    这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,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个战略。

    无形中,合作社又团结了一大批人,

    有不少种植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合同,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将稻谷卖给合作社。

    合作社为此专门成立了一家米厂,针对稻谷进行精加工,最后打包并贴上瑶岭大米的标识。这就和散装大米有了区别,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大米。

    合作社这么做是合理合规的,因为有一个精加工的过程,并不是简单的倒买倒卖。

    “老赵,你们可以啊,这么快就开始动工了。多久能完工?”

    合作社办事的效率很高,会议形成了决议之后,赵金生便负责米厂的建设。

    米厂选址的地点也在公社,开工那天,方唯也来到了现场。

    “米厂就很简单了,包括碾米、清洗、精选、打包等工序,秋收前一定能投入运行。”

    赵金生不以为意的笑了笑,米厂算不上现代化的企业,所以建设速度很快。

    合作社现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,正朝着大型农业集团的方向在发展,已不仅仅局限于育种。

    比如像经营范围除了育种、农副产品的生产,还多了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、农副产品的精加工等等。

    所以,合作的名称在方唯的建议下,变更为瑶岭农业合作社,去掉了“种业”两个字。

    合作社扩大经营范围,对于各个公社的农户也是好事。合作社制定的稻谷收购价很合理,农户不需要承担粮食价格波动的风险,提前锁定了收益。

    当然,瑶岭大米经过精加工和品牌溢价之后,价格比一般的大米稍贵一些。

    合作社的销售人员已经散了出去,开始为秋收后的销售工作做准备。

    “支书,这些事是你早就想好的吧?要不然怎么会没遇到问题,你就能拿出来成套的解决方案。”

    赵金生对方唯佩服的五体投地,其他理事也差不多,都不明白人家的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。

    方唯笑着摇了摇头,丝毫没有当回事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基本的营销手法,实在称不上“奇思妙想”。而现在只是完成了前期工作,这一套到底好不好使,还得拿到市场上经过检验才能得出结论。

    方唯在公社转了一圈,去了五金厂和竹器厂,然后去和郑先发、郑虎聊了会。

    中午。

    他和盘莲花一起去外面的小餐馆吃了午餐,这才返回了社里。

    来到办公室坐下没多久,方唯就接到了一个电话,说于浩在清河县被抓了。

    “豹哥,你喊两个人和我去一趟清河县。”

    方唯的脸色阴沉了下来,于浩在清河县接了一单生意,帮人看阴宅。结果不知怎么搞的,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举报,对方就被当地派出所给抓了起来。

    于浩报了社里的电话,所以大家才打电话通知了方唯。

    方唯赶紧带着郑豹等人赶往了清河县,估计今晚是回不来了,看能不能把于浩保出来。

    这种事在当下也不算啥大事,就看当地是怎么认定的。

    “支书,你也别着急,我估计不会有啥大事的。”

    郑豹见方唯一路上都沉默不语,还特意安慰了他一句。

    方唯摆

第330章 品牌战略,解救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